重責任的成語
① 形容責任很重大的成語有什麼呀能說幾個說幾個!
1、國家棟梁
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三折:「真乃國家棟梁。」
出處: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三折:「真乃國家棟梁。」
2、千鈞重負
鈞:古代的重量單位,合三十斤。比喻很沉重的負擔。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責任。
出處: 《商君書·錯法》:「烏獲舉千鈞之重,而不能以多力易人。」
3、任重道遠
任:負擔;道:路途。擔子很重,路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斗。
出處:《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4、匹夫有責
國家的興盛或衰亡,每個普通人都有一份責任。
出處:清·顧炎武《日知錄·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5、分內之事
分內:自己,本分。本分之內的事情。指自己應負責任的事情。
出處:《聖諭廣訓·孝訓》:「皆子分內之事也。」
② 形容責任的成語
網頁鏈接在這個網站上有很多形容責任的成語
如:避重就輕、不擔斤兩、不勝之任、才小任大、操刀傷錦、草草收兵、大包大攬、代人受過、擔待不起、德薄任重......等等許多成語
③ 責任的四字成語
伴食宰相 伴食:陪著人家一道吃飯。用來諷刺無所作為,不稱職的官員。
出處:《舊唐書·盧懷慎傳》:「開元三年,遷黃門監。懷慎與紫微令姚崇對掌樞密,懷慎自以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讓之,時人謂之伴食宰相。」
避重就輕 指迴避重的責任,只揀輕的來承擔。也指迴避要點,只談無關緊要的事情。
出處:唐·李林甫《唐六典·工部尚書》:「技能功巧者,不得隱巧補拙,避重就輕。」宋·劉摯《侍御史黃君墓誌銘》:「民始不以多男為患,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輕相去。」
避重逐輕 指避開較重的責任,揀輕的承擔。
出處:見「避重就輕」。
操刀傷錦 操刀和割錦本不是一回事,後人並而為一,比喻才能太低,不能勝任責任重大的事情。
出處:《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今吾子愛人則以政,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傷實多。子之愛人,傷之而已,其誰敢求愛於子?……子有美錦,不使人學制焉。」
草草收兵 馬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負責任,不細致,不慎重。
出處:歐陽山《苦鬥》十七:「張發奎剛佔領了那個地方,要管也管不了許多,正是咱們的人活動的好機會,——你怎麼好意思草草收兵?象一個赤衛隊員么?」
代人受過 受:承受,擔待;過:過失,過錯。替別人承擔過錯的責任。
出處: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各省系軍閥懾於人民的巨大力量,都不肯代人受過,曹輥也就不敢一意孤行。」
兒女之債 債:欠帳。父母對子女所承擔的教養婚嫁的義務
出處:元·高明《琵琶記·丞相教女》:「願相公早畢兒女之債。」
非異人任 異人:別人;任:承擔。不是別人的責任。表示某事應由自己負責。
出處:《左傳·襄公二年》:「楚君以鄭故,親集矢於其目,非異人任,寡人也。」
分內之事 分內:自己,本分。本分之內的事情。指自己應負責任的事情。
出處:《聖諭廣訓·孝訓》:「皆孝子分內之事也。」
敷衍塞責 敷衍:馬虎,不認真,表面上應付;塞責:搪塞責任。指工作不認真負責,表面應付了事。
出處:毛澤東《必須注意經濟工作》:「官僚主義的表現,一種是不理不睬或敷衍塞責的怠工現象。」
負乘致寇 指居非其位,才不稱職,就會招致禍患。
出處:典出《易·解》:「六三:負且乘,致寇至,貞吝。《象》曰:『負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誰咎也。』」
敢作敢當 敢:有膽量。敢於放手行事,敢於承擔責任。
出處:魯迅《兩地書》十八:「敢作敢當,也是不可不有的精神。」
龜玉毀櫝 龜甲和寶玉在匣中被毀壞。比喻輔佐之臣失職而使國運毀敗。
出處:《論語·季氏》:「虎兒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國家棟梁 棟梁:支撐房架的大梁。這里比喻責任或作用大。肩負國家重任的人。
出處: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三折:「真乃國家棟梁。」
虎兕出柙 兕:犀牛一類的野獸。柙:關獸的木籠。虎、兕從木籠中逃出。比喻惡人逃脫或作事不盡責,主管者應負責任。
互相推諉 諉:也作「委」,推辭;推諉:把責任推給別人。彼此之間互相推託,誰也不願承擔責任。
出處:明·李贄《焚書·因記往事》:「甚至互相推託,以為能明哲。」
滑頭滑腦 形容人狡詐、不誠實。也指圓滑,不肯負責任。
己溺己飢 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出處: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講是說非 猶言說三道四。形容不負責任地胡亂議論。
出處:元·柯丹邱《荊釵記·受釵》:「這財禮雖是輕微,你為何講是說非?」
④ 比喻責任大的成語
任重道遠[ rèn zhòng dào yuǎn ]
生詞本
基本釋義詳細釋義
[ rèn zhòng dào yuǎn ]
任:負擔;道:路途。擔子很內重,路很遠。比喻責任重大容,要經歷長期的奮斗。
出 處
《商君書·弱民》:「背法而治;此任重道遠而無牛馬;濟大川而無舡楫也。」
例 句
1. 建設共產主義的事業,~,我們青年要立志為此奮斗終身。
⑤ 關於"有責任心"的成語(不少於40個·)
1、殫智竭力
拼音:dān zhì jié lì
釋義:殫:竭盡。用盡智慧和力量。
出處:《呂氏春秋·本味》「相為殫智竭力,犯危行苦。」
例句:殫智竭力求得這種最大的貢獻,這是人人對於自己、對於社會應負的責任。
2、責無旁貸
拼音:zé wú páng dài
釋義:貸:推卸。自己應盡的責任,不能推卸給旁人。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講到護送,除了自己一身之外;責無旁貸者再無一人。」
例句:農民向國家交售征購糧是責無旁貸的任務。
3、匹夫有責
拼音:pǐ fū yǒu zé
釋義:國家大事每個人都有責任。
出處:清·顧炎武《日知錄》「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例句:自古以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4、責有攸歸
拼音:zé yǒu yōu guī
釋義:攸:所;歸:歸屬。是誰的責任,就該歸誰承擔。指份內的責任不容推卸。
出處:宋·司馬光《體要疏》「夫公卿所薦舉;牧伯所糾劾;或謂之賢者而不賢;謂之有罪而無罪;皆有跡可見;責有所歸;故不敢大為欺罔。」
例句:至於疆臣守土,責有攸歸,等馬尾開仗的情形,有了詳細奏報,必得要論是非,定功罪。
5、引咎自責
拼音:yǐn jiù zì zé
釋義:咎:罪責。主動承擔錯誤的責任並作自我批評。
出處:《杜史·周武帝經》「公卿各引咎自責。」
例句:他引咎自責,把所有責任都攬在了自己身上。
6、一方之任
拼音:yī fāng zhī rèn
釋義:負一方面責任的職務。
出處:《漢書·終軍傳》「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竊不勝憤懣。」
例句:長時間擔任一方之任,習慣於發號施令,習慣於一念之間決定他人命運,就容易有強大的自信心,這也就是所謂的官威。
7、敢作敢當
拼音:gǎn zuò gǎn dāng
釋義:敢:有膽量。敢於放手行事,敢於承擔責任。
出處:魯迅《兩地書》十八「敢作敢當,也是不可不有的精神。」
例句:真真正正有責任感的男子漢,生來就敢作敢當。
8、以身作則
拼音:yǐ shēn zuò zé
釋義:用自己的行動做出榜樣。
出處:《論語·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例句:他處處以身作則,任勞任怨,為政治工作人員做出了榜樣。
9、恪盡職守
拼音:kè jìn zhí shǒu
釋義:恪:謹慎,恭敬。盡:完善。盡自己的努力,嚴守自己的職業或崗位。指謹慎認真地做好本職工作。
出處:《孫子兵法》
例句:恪盡職守的精神比個人的聲望更重要。
10、任重道遠
拼音:rèn zhòng dào yuǎn
釋義:任:負擔;道:路途。擔子很重,路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斗。
出處:《商君書·弱民》「背法而治;此任重道遠而無牛馬;濟大川而無舡楫也。」
例句:青年肩負著國家和人民的希望,任重道遠。
參考資料:
人民網——責任心就是勇於擔當
⑥ 形容責任 成語
嚴以律己 :嚴以律己是現代的一個四字成語
責無旁貸 :貸是推卸的意思,責無旁貸意思是說做人做事要有專責任心,不能推卸責任給別人
以身作則:做人要有責任心,在要求別人的同時也要拿自己做表率
恪盡職守:盡自己的努力,嚴守自己的職業或崗位。一般用來形容工作非常的有責任心
引咎自責:主動承擔錯誤的責任並作自我批評,一種非常負責人的表現
克己奉公:克己:屬約束自己;奉公:以公事為重。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為公。
⑦ 關於責任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責無旁貸
【拼音】: zé wú páng dài
【解釋】: 貸:推卸。自己應盡的責任,不能推卸給旁人。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回:「講到護送,除了自己一身之外,責堪旁貸者再無一人。」
【舉例造句】: 農民向國家交售征購糧是責無旁貸的任務。
義不容辭
【拼音】: yì bù róng cí
【解釋】: 容:允許;辭:推託。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誼,小婿義不容辭。」
【舉例造句】: 我們應該義不容辭地擔當起這個任務。
匹夫有責
【拼音】: pǐ fū yǒu zé
【解釋】: 國家大事每個人都有責任。
【出處】: 清·顧炎武《日知錄· 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舉例造句】: 余深有味其言,匹夫有責之說,今人以為常談,不悟其所重者,乃在保持道德,而非政治經濟之雲雲。 章炳麟《革命之道德》
罪責難逃
【拼音】: zuì zé nán táo
【解釋】: 指不能逃避犯罪所應負的責任,一定要受到懲處。
【出處】: 明·王守仁《批右江道移置鳳化縣南丹衛事宜呈》:「若其因循玩愒,隳績廢事,非獨自敗壞,抑且罪責難逃。」
責重山嶽
【拼音】: zé zhòng shān yuè
【解釋】: 指責任之重如山嶽。形容責任重大。
【出處】: 南朝·梁·任昉《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臣知不愜,物誰謂宜,但命輕鴻毛,責重山嶽。」
⑧ 擔子很重路長,形容責任大什麼成語
任重道遠 rèn zhòng dà抄o yuǎn 【解釋】任:負擔;道:路途。擔子很重,路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斗。 【出處】《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結構】聯合式。 【用法】用作褒義。形容責任艱巨重大。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重;不能讀作「chónɡ」。 【辨形】重;不能寫作「眾」。 【近義詞】全力以赴、負重致遠 【反義詞】無所事事、無所作為 【例句】 (1)建設共產主義的事業;~;我們青年要立志為此奮斗終身。 (2)振興教育關繫到「四化"的實現;~。
⑨ 關於責任的的成語大全
1、引過自責:主動承擔錯誤的責任並作自我批評。
2、一身二任:任:職務,責任。一個人擔任兩項職務或同時承擔兩項任務。亦作「一身而二任」。
3、魯莽滅裂:形容行動粗魯莽撞,做事草率,不負責任。
4、敷衍塞責:塞責:搪塞責任。指工作不認真負責,表面應付了事。
5、虎兕出柙:兕:犀牛一類的野獸。柙:關獸的木籠。虎、兕從木籠中逃出。比喻惡人逃脫或作事不盡責,主管者應負責任。
6、順口開河:猶言信口開河。不假深思,不負責任地隨口亂說。
7、罪責難逃:因為犯罪,在法律上應承擔的責任是難以逃卻的
8、任重道遠:任:負擔;道:路途。擔子很重,路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斗。
9、分內之事:分內:自己,本分。本分之內的事情。指自己應負責任的事情。
10、指李推張:謂相互推委,逃避責任。
11、聊以塞責:姑且應付一下,算是交代了責任。
12、一方之任:負一方面責任的職務。
13、問諸水濱:濱:水邊。比喻不承擔責任或兩者不相干。
14、引咎自責:咎:罪責。主動承擔錯誤的責任並作自我批評。
15、冤各有頭,債各有主:比喻處理事情必尋負主要責任的人。
16、責無旁貸:貸:推卸。自己應盡的責任,不能推卸給旁人。
17、敢作敢當:敢:有膽量。敢於放手行事,敢於承擔責任。
18、代人受過:受:承受,擔待;過:過失,過錯。替別人承擔過錯的責任。
19、避重就輕:指迴避重的責任,只揀輕的來承擔。也指迴避要點,只談無關緊要的事情。
20、國家棟梁:棟梁:支撐房架的大梁。這里比喻責任或作用大。肩負國家重任的人。
21、說三道四:形容不負責任地胡亂議論。
22、守土有責:指軍人或地方官有保衛國土的責任。
23、信口胡言:隨口亂說。指毫無根據、不負責任地瞎說。
24、匹夫有責:國家大事每個人都有責任。
25、任重才輕:責任重大,才能薄弱。表示力不勝任。常作謙詞。
26、無以塞責:自謙之語。無法彌補自己應負的責任。
27、責有所歸:謂責任有所歸屬。
28、死而後已:已:停止。死了以後才罷手。(www.lz13.cn)形容為完成一種責任而奮斗終身。
29、聊以塞責:聊:姑且;塞:搪塞、應付。姑且應付一下,算是盡了責任。
30、責有攸歸:攸:所;歸:歸屬。是誰的責任,就該歸誰承擔。指份內的責任不容推卸。
31、滑頭滑腦:形容人狡詐、不誠實。也指圓滑,不肯負責任。
32、互相推諉:諉:也作「委」,推辭;推諉:把責任推給別人。彼此之間互相推託,誰也不願承擔責任。
33、操刀傷錦:操刀和割錦本不是一回事,後人並而為一,比喻才能太低,不能勝任責任重大的事情。
34、草草收兵:馬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負責任,不細致,不慎重。
35、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家的興盛或衰亡,每個普通人都有一份責任。
36、講是說非:猶言說三道四。形容不負責任地胡亂議論。
37、千鈞重負:鈞:古代的重量單位,合三十斤。比喻很沉重的負擔。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責任。
38、非異人任:異人:別人;任:承擔。不是別人的責任。表示某事應由自己負責。
39、開柙出虎:柙:關猛獸的木籠。原指負責看管的人未盡責任。後多比喻放縱壞人。
40、避重逐輕:指避開較重的責任,揀輕的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