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成語使用登高自卑

成語使用登高自卑

發布時間: 2021-02-13 02:52:40

㈠ 「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此句是什麼意思

意思:卑:低;邇:近。登高山須從低處開始,走遠路要從近處開始。比喻做事內要扎扎實實,循序漸進容

㈡ 登高自卑成語的出處來源是那裡大神們幫幫忙

《禮記·中庸》:「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

㈢ 登高自卑成語意思

登高自卑 [dēng gāo zì bēi]
基本釋義
比喻事情的進行有一定的順序。
出 處
《禮記·中庸》:「譬如專行遠屬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
成語接龍
卑辭重幣 幣重言甘 甘言厚禮 禮先壹飯 飯糗茹草 草率將事 事核言直 直眉睖眼眼饞肚飽 飽以老拳 拳拳之枕 枕戈坐甲 甲第連天 天命攸歸 歸真反樸 朴斲之材材劇志大 大賢虎變 變幻無窮 窮山竭澤 澤吻磨牙 牙白口清 清風亮節 節中長節節威反文 文質彬彬 彬彬有禮 禮義廉恥 恥言人過 過眼雲煙 煙霞痼疾 疾病相扶

㈣ 登高自卑的意思及成語解釋

登高自卑 [dēng gāo zì bēi]
[釋義] 比喻事情的進行有一定的順序。
[出處] 《禮記·中庸》:「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

㈤ 「登高自卑」中的「自卑」是什麼意思

這東西太棒了)
成語 登高自卑
發音 dēng gāo zì bēi
解釋 比喻事情的進行有一定的順序。 比喻事情必須循序漸進
近義詞: 循序漸進
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
出處 《禮記·中庸》:「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 《禮記·中庸》:「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
示例 《禮記·中庸》:「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
行遠自邇,登高自卑【原文】
君子之道,辟(1)如行遠,必自邇(2);辟如登高,必自卑(3)。《詩》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帑(4)。」子曰:「父母
其順矣乎!」【注釋】
(1)辟:同「譬」。(2)邇:近。(3)卑:低處。 (4)「妻子好合……」:引自《詩經•小雅•常棣》。妻子,妻與子。好合,和睦。鼓,彈奏。翕(xi),和順,融洽
。耽,《詩經》原作「湛」,安樂。帑(nu),通「孥」,子孫。【譯文】
君子實行中庸之道,就像走遠路一樣,必定要從近處開始;就像登高山一樣,必定要從低處起步。《詩經》說:「妻子兒女感情和睦,就像彈琴鼓瑟一樣。兄弟關系融洽,和
順又快樂。使你的家庭美滿,使你的妻兒幸福。」孔子贊嘆說:「這樣,父母也就稱心如意了啊!」【讀解】
老子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都是「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的意思。
萬事總宜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否則,「欲速則不達」,效果適得其反。
一切從自己做起,從自己身邊切近的地方做起。要在天下實行中庸之道,首先得和順自己的家庭。說到底,還是《大學》修、齊、治、平循序漸進的道理。

㈥ 成語登高自卑是什麼意思

登高自卑
用法:復制 連動式;作謂語;比喻事情必須循序漸進

解釋: 比喻事情的進行有一定的順序。
出處: 西漢·戴聖《禮記·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㈦ 描寫登高的成語有哪些

步步登高 登:升。一步步地升高。多形容仕途順利,職位不斷高升。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三十:「曰:『步步登高時如何?』師曰:『雲生足下。』」
尺寸千里 千里遠景,如在尺寸之間。形容登高所見。
出處: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
登高必賦 古代指大夫必須具備的九種才能之一。指登高見廣,能賦詩述其感受。
出處:《韓詩外傳》卷七:「孔子游於景山之上,子路、子貢、顏淵從。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賦,小子願者何?』」
登高履危 比喻誠惶誠恐。
出處:《淮南子·原道訓》:「登高臨下,無失所秉,履危行險,無忘玄伏,能存之此,其德不虧。」
登高能賦 賦:寫作。登得高,看得遠,能夠描繪形狀,鋪陳事勢。指國家的有用人才。
出處:《詩經·鄘風·定之方中》:「終然允臧。」毛亨傳:「升高能賦……可以為大夫。」
登高去梯 攀登到高處後把梯子拿掉。表示已無退路。
出處:《孫子·九地》:「帥與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
登高望遠 登上高處,看得更遠。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遠大。
出處:《荀子·勸學》:「我嘗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呂氏春秋·順說》:「順風而呼,聲不加疾也,際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登高一呼 比喻有影響的人物發出倡議。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回:「一省之內,惟彼獨尊,自然是登高一呼,眾山響應。」
登高自卑 比喻事情的進行有一定的順序。
出處:《禮記·中庸》:「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
涉海登山 渡過大海,攀登高山。形容旅程的艱苦,也形容行程連綿不斷。亦作「涉水登山」。
直上青雲 直上:直線上升。比喻官運亨通,直登高位。
出處:唐·李白《駕去溫泉宮後贈楊山人》詩:「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輸丹雪胸臆。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雲生羽翼。」

㈧ 「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具體是什麼意思

「行遠自邇抄,登高自卑」意思襲是說:要想走很遠的路,到達遠大的目標,就必須從近處開始;要想登上高山之顛,極目遠眺,一覽眾山小,就必須從山腳起步。

「行遠自邇,登高自卑」是「四書五經」《中庸》中的一句警世名言,意思和老子所說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荀子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有異曲同工之妙。

《行遠自邇,登高自卑》
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詩》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帑。」子曰:「父母其順矣乎!」

【譯文】
君子實行中庸之道,就像走遠路一樣,必定要從近處開始;就像登高山一樣,必定要從低處起步。《詩經》說:「妻子兒女感情和睦,就像彈琴鼓瑟一樣。兄弟關系融洽,和順又快樂。使你的家庭美滿,使你的妻兒幸福。」孔子贊嘆說:「這樣,父母也就稱心如意了啊!」

㈨ 登高什麼什麼成語

登高什麼什麼成語 :
登高望遠、
登高自卑、
登高去梯、
登高履危、
登高能賦、
登高一呼、
登高必賦

㈩ 形容「登高」的成語有哪些

1.步步登高:登:多形容仕途順利,職位不斷高升。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三十:「曰:『步步登高時如何?』師曰:『雲生足下。』」

2.尺寸千里:千里遠景,如在尺寸之間。形容登高所見。

出處: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

3.登高必賦:古代指大夫必須具備的九種才能之一。指登高見廣,能賦詩述其感受。

出處:《韓詩外傳》卷七:「孔子游於景山之上,子路、子貢、顏淵從。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賦,小子願者何?』」

4.登高履危:比喻誠惶誠恐。

出處:《淮南子·原道訓》:「登高臨下,無失所秉,履危行險,無忘玄伏,能存之此,其德不虧。」

5.登高能賦:賦:寫作。登得高,看得遠,能夠描繪形狀,鋪陳事勢。指國家的有用人才。

出處:《詩經·鄘風·定之方中》:「終然允臧。」毛亨傳:「升高能賦……可以為大夫。」

6.登高去梯:攀登到高處後把梯子拿掉。表示已無退路。

出處:《孫子·九地》:「帥與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

7.登高望遠:登上高處,看得更遠。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遠大。

出處:《荀子·勸學》:「我嘗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呂氏春秋·順說》:「順風而呼,聲不加疾也,際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8.登高一呼:比喻有影響的人物發出倡議。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回:「一省之內,惟彼獨尊,自然是登高一呼,眾山響應。」

9.登高自卑:比喻事情的進行有一定的順序。

出處:《禮記·中庸》:「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

10.涉海登山:渡過大海,攀登高山。形容旅程的艱苦,也形容行程連綿不斷。亦作「涉水登山」。

11.直上青雲:直上:直線上升。比喻官運亨通,直登高位。

出處:唐·李白《駕去溫泉宮後贈楊山人》詩:「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輸丹雪胸臆。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雲生羽翼。」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