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成字的意思是什麼成語故事
成語(chengyu,idioms)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片語或短句。成語是漢迴文化的一大特色,答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 成語又是一種現成的話,跟慣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
⑵ 中國成語故事有四個成語都有哪些
中國成語故事有哪四個
找了好久,終於在淘寶搜到了這本書,《中國成語故事》是二年級課外讀物,有四個成語:鷸蚌相爭、自相矛盾、愚公移山、朝三暮四。
11 瀏覽4462019-02-23
中國古代有許多成語故事,這些成語都包含著從生活中
中國古代有許多成語故事,這些成語都包含著從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哲學道理。下列成語與哲學道理能夠正確對應的是() ①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部分對整體的功能有影響作用 ②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事物的聯系是有必然性的 ③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④一人傳虛,萬人傳實--真理具有客觀性,要以事實為根據。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 ①符合題意,「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意思是:天下大事的興盛、滅亡,每一個老百姓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國家的興旺跟每個公民息息相關,強調整體是由部分構成,部分影響整體,成語與哲學道理前後一致; ②不合題意,「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指人或事物變化無常,分合無定.此句也用來表示人物或事情的發展分分合合擁有一定的必然性,是事物發展的規律和必然註定,而非聯系的必然性,成語與哲學道理前後不一致; ③不合題意,「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指只醫治疼痛的部位,不追究病根.比喻處理問題不從全局考其根本,什麼地方有問題就在什麼地方解決,臨時應付,忽略了聯系的普遍性和多樣性,而非矛盾的特殊性,成語與哲學道理前後不一致; ④符合題意,「一人傳虛,萬人傳實」意思是一個人傳出沒有根據的事,眾多的人跟著傳播,就被當作實有的事了,違背了真理的客觀性,成語與哲學道理前後一致. 故本題選A.
1 瀏覽382018-06-19
中國成語故事(精選版)有哪些?
中華成語故事大全精選 栩栩如生的成語故事 【釋義】栩栩:活潑生動的樣子。比喻形象生動逼真,像活的一樣。 【例句】曹雪芹筆下的人物,個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近義;反義】躍然紙上 惟妙惟肖;風馬牛不相及 這個成語出自《莊子•齊物論》。一天晚上,莊子做了一個夢,夢中,他自己變成了一隻蝴蝶。那蝴蝶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欣然自得,輕快舒暢極了,稱心如意極了。這時,他已完全忘記自己是莊周了,而只是一隻栩栩如生的蝴蝶。過了好一會兒,他從夢中醒了過來,不由十分驚喜。他不知道究竟是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夢見自己變成了莊周。他回味著夢中的情景,思考再三,但得不出任何結論。成語「栩栩如生」,由此而來。 槁木死灰的成語故事 【原文】 南郭子綦隱機而坐,仰天而噓(1),荅焉似喪其耦。顏成子游(2)立侍乎前,曰:「何居(3)乎?形固可使如槁木(4),而心固可使如死灰(5)乎?今之隱機者,非昔之隱機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6),汝知之乎?女聞人籟(7)而未聞地籟(8),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9)夫!」 《莊子.齊物論》 【故事闡述】 據《莊子.齊物論》上記載,南郭子綦倚靠幾案坐著,仰望天空而緩緩吐氣,形體木然,好像精神脫離了身軀。顏成子游侍立在跟前,問說∶「怎麼一回事啊?形體可以像枯木般靜立不動,而精神也可以像冷卻不再燃燒的灰燼一樣嗎?你今天靠幾而坐的神情和過去靠幾而坐的神情不一樣了。」 南郭子綦回答說∶「子游,你問的正好!今天我摒棄了偏執的我,你知道嗎?你聽說過人籟,而沒有聽說地籟;你聽說過地籟,而沒有聽說過天籟!」南郭子綦認為,這是因為他已經忘了自己的形體,對外物無動於衷,達到了物我兩忘的境界。 後來,從這里演變出「槁木死灰」這句成語,形容人因遭受挫折變故而心灰意冷的樣子。 慘不忍睹的成語故事 【原文】 小人伏窗潛窺,但聽病者卧床呻吟,其妻側坐床前,默默若有所思,忽起身挑燈燃燭,向床後招手,一男子輕步而出,兩人附耳小語。其妻出絹一匹,登床將甲口纏閉。兩人又將甲縛伏行床,褫褌露尻。啟盎出一小蛇,將蛇首納入竹管,以竹管對尻,取香火炙蛇尾,蛇負痛由穀道竄入腹中,聞甲大喘一聲,其氣遂絕。兩人相視而笑,復解甲縛,扛置床上。小人慘不忍睹(1),復一躍(2)上屋,恨恨而返。至今思之,怒發猶為上指也。先生試思,娶妻如此,有何恩愛?豈非天下最毒者莫如女子耶! 清.許奉恩《里乘.卷八.倪公春岩》 【故事闡述】 〈倪公春岩〉這則故事寫到:有一漁翁因為賭輸錢,決定趁著天黑去前村某甲家偷竊,剛好親眼看到某甲的妻子和一名男子共同謀害自己丈夫的經過。他看到某甲死狀凄慘,讓人不忍心再看,於是跳上屋頂,懷恨回家,自此覺得女子是天下最毒的人。 另外「慘不忍睹」也可用在形容戰爭場面的殘忍血腥,如《洪秀全演義.第三五回》:「前後受敵,不能得脫,有欲伏地請降的,都被身首分離,真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屍首堆積,慘不忍睹。」 「慘不忍睹」這句成語是說情狀極為凄慘,令人不忍目睹。 不修邊幅的成語故事 【原文】 王莽末,四方兵起,莽從弟衛將軍林廣招雄俊,乃辟援及同縣原涉為掾,薦之於莽。莽以涉為鎮戎大尹,援為新成大尹。……是時公孫述稱帝於蜀,囂使援往觀之。援素與述同里閈,相善,以為既至當握手歡如平生,而述盛陳陛衛,以延援入,交拜禮畢,使出就館,更為援制都布單衣、交讓冠,會百官於宗廟中,立舊交之位。述鸞旗旄騎,警蹕就車,磬折而入,禮饗官屬甚盛,欲授援以封侯大將軍位。賓客皆樂留,援(1)曉之曰:「天下雄雌未定(2),公孫(3)不吐哺(4)走迎國士,與圖成敗,反修飾邊幅(5),如偶人形(6)。此子何足久稽(7)天下士乎?」因辭歸,謂囂曰:「子陽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專意東方。」 《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 【故事闡述】 王莽兵敗後,馬援改為歸附據地隴西的隗(音同「偉」)囂,為其效力。 此時,公孫述在蜀地自立為王,因為馬援和公孫述本是同鄉老友,於是隗囂派馬援去探察公孫述的實力。本以為見面後會和昔日一樣,親切的閑話家常,沒想到公孫述以接待臣子的禮儀來接見他,還要任命他為封侯大將軍。馬援看到這種情形,就對那些願意留下的賓客說:「現在天下勝負都還未定,公孫述不知道用心的求取賢士,和他們一起圖謀爭奪天下,反而講究衣飾儀容和形式小節,這和用泥土、木頭做成的偶像有什麼不一樣。這樣的人怎麼有能力長久留住天下的賢士?」 所以,他隨即告辭回去,稟告隗囂說:「公孫述這個人的眼光就像井底之蛙一樣的淺顯,還自以為了不起,你大可專心的對付東方的劉秀。」 後來「不修邊幅」這句成語就從「修飾邊幅」演變而來,語義轉化成相反的意思,用來形容不講究衣飾儀容或不拘形式小節。 柳暗花明的成語典故 【釋義】比喻眼看著情況已無發展餘地,忽然又出現轉機和希望。 這個成語出自唐•武元衡《摩訶池送李侍御之風翔》詩。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堅決主張抗擊金兵,被主和派免去了官職。陸游回到了故鄉山陰(今浙江紹興),整日在家讀書,打發時間。 一天,陸游遠行,繞過了一道又一道水,走了一個多時辰,人煙越來越少。當他登上一處斜坡放眼望去,只見前面山重水復,似乎已無路可走。游興正濃的陸游,不肯就此回頭。他順著山坡向前走了幾十步,拐過山角,突然發現,在不遠處一個山谷里,有一個小村莊,那裡花紅柳綠,像傳說中的桃花源一樣。 回到家裡,陸游對這次散步遠行印象深刻,便作了一首七言律詩《游山西村》,其中兩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是:在山重水復之間,以為無路可走,忽然眼前一亮,發現原來在濃綠色的柳樹蔭和明麗的花叢中,又有一個村子。這兩句寫景抒情的詩句,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千百年來為人們所喜愛和傳頌。
8 瀏覽5262016-07-19
成語故事裡有哪些故事
破釜沉舟的故事 【解釋】: 釜是鍋,舟是船。比喻下最大的決心,一拼到底。 【成語故事】 項羽是楚國人,少年習武,能將百斤鼎高舉過頭。長大後跟隨叔父參加推翻秦朝的起義。 有一次,秦軍攻下了趙國,趙王逃到巨鹿,急忙派人向楚國求援。 楚王派項羽帶領二十萬楚軍前去救趙。項羽先派英、蒲兩位大將率兩萬人做先鋒,然後,自己率主力渡河。渡過了河,項羽命令將士,每人帶三天的干糧,把軍隊里的飯鍋全砸了,把渡河的船隻全鑿沉了。他對將士說:「我們『破釜沉舟』,有進無退,三天之內,一定要打退秦軍!否則只有餓死在這里!」 項羽的決心和勇氣,對將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軍個個士氣振奮,一個人抵十個,十個人抵百個,越戰越勇,終於把秦軍打得大敗而逃。 經過這次戰役,項羽名聲大振,成了各路反秦的統帥。 精忠報國的故事 【解釋】: 精忠報國,為國家竭盡忠誠,犧牲一切。 【成語故事】: 八百多年以前,河南省湯陰縣岳家莊的一戶農民家裡,生了一個小男孩。他的父母想:給孩子起個什麼名字好呢?就在這時,一群大雁從天空而過,父母高興地說:"好,就叫岳飛。願吾兒像這群大雁,飛得又高又遠。"這名字就定下來了。 岳飛出生不久,黃河決口,滾滾的黃河水把岳家沖得一貧如洗,生活十分艱難。岳飛雖然從小家境貧寒,食不果腹,但他受母親的嚴教,性格倔強,為人剛直。 一次,岳飛有幾個結拜兄弟,因為沒有飯吃,要去攔路搶劫,他們來約岳飛。岳飛想到母親平時的教導,沒有答應,並且勸他們說:"攔路搶劫,謀財害命的事兒,萬萬不能幹!"眾兄弟再三勸說,岳飛也沒動心。岳母從外面回來,岳飛一五一十地把情況告訴了母親,母親高興地說:"孩子,你做得對,人窮志不窮,咱不能做那些傷天害理的事!" 岳飛十五六歲時,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當權者腐敗無能,節節敗退,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一天,岳母把岳飛叫到跟前,說:"現在國難當頭,你有什麼打算?" "到前線殺敵,精忠報國!" 岳母聽了兒子的回答,十分滿意,"精忠報國"正是母親對兒子的希望。她決定把這四個字刺在兒子的背上,讓他永遠記著這一誓言。岳飛解開上衣,請母親下針。岳母問:"你怕痛嗎?"岳飛說:"小小鋼針算不了什麼,如果連針都怕,怎麼去前線打仗!"岳母先在岳飛背上寫了字,然後用綉花針刺了起來。刺完之後,岳母又塗上醋墨。從此,"精忠報國"四個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飛的後背上。 後來,岳飛以"精忠報國"為座右銘,奔赴前線,英勇殺敵,立下赫赫戰功,成為一名抗金名將。 樂不思蜀的故事 【解釋】: 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成語故事】: 三國時,蜀國的劉備在駕崩之後,把皇帝的位置傳給他的兒子劉禪,並請丞相諸葛亮來輔佐劉禪治理國家。劉禪有個小名叫做阿斗,阿斗當了皇帝後,每天只會吃喝玩樂,根本不管事,還好有諸葛亮幫他撐著,蜀國才能一直很強盛。可是,當諸葛亮去世之後,魏國馬上派兵來攻打蜀國,蜀國不但打不過魏國,阿斗還自願投降,帶著一些舊大臣到魏國去當「安樂公」,繼續過著吃喝玩樂的日子,完全忘記自己的國家已經滅亡了。有一天,魏國的大將軍司馬昭請阿斗吃飯,故意叫人來表演蜀國的雜耍,想羞辱這些蜀國來的人。舊大臣們看到這些蜀國的雜耍,都非常的難過,可是,阿斗卻高興地拍著手說:「好耶!好耶!真是好看耶!」一點也沒有傷心的樣子。後來,司馬昭故意諷刺阿斗說:「怎麼樣!在這里過的開心嗎?想不想蜀國呀?」沒想到,阿斗居然開心地說:「此間樂,不思蜀。」意思是說:「不會呀!在這里有得吃有得玩,我呀!一點也不會想念蜀國呢!」司馬昭聽了以後,在心裡竊笑:「真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呀!難怪會讓自己的國家給亡掉!」 後來,大家就用「樂不思蜀」來形容一個人過的很開心,都忘記要回家! 入木三分的故事 【解釋】: 意思是筆力深入木板三分。形容書法筆力強勁,也比喻見解、議論十分深刻、恰切。 【成語故事】: 王羲之對書法勤學苦練,甚至走在路上,坐在椅上,還揣摩著名家書法的架勢,手指也不停地劃著字形,時間一久,連自己的衣襟都被劃破了。 有一次他躺在床上,還用手臨空劃字,竟劃到他的妻子身上。他妻子說:「你怎麼老在人家身上劃?自家體,沒啦!」 王羲之聽到「體」字,忽然想到:是呀,應該創造自己的書體才是啊!於是從此以後,他翻遍了所有的碑帖手跡,揉和百家的長處,再加上自己的勤練,終於自成一體,成了我國古代最著名的書法家。 正因為王羲之不停地勤苦練字,天長日久竟練得腕力勁足,寫出字來筆鋒帶力,真可以說是力透紙背。有一次他去看望一個朋友,碰巧友人不在,於是他在茶幾上寫了幾個字就走了。後來這家人用力擦也擦不凈,用水洗也洗不清。他在木板上寫的字,讓木工拿去雕刻,木工刻時發現木板上三分深的地方還滲透有墨跡。因此後來人們都說王羲之的字「入木三分」。這雖然是一種誇張了的說法,卻很能說明他的功夫深呵!
4 瀏覽1282019-10-14
中國有什麼成語故事
買櫝還珠 春秋時代,楚國有一個商人,專門賣珠寶的,有一次他到齊國去兜售珠寶,為了生意 好,珠寶暢銷起見,特地用名貴的木料,造成許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裝飾得非常精緻美 觀,使盒子會發出一種香味,然後把珠寶裝在盒子裡面。 有一個鄭國人,看見裝寶珠的盒子既精緻又美觀,問明了價錢後,就買了一個,打開盒 子,把裡面的寶物拿出來,退還給珠寶商。 一鳴驚人 戰國時代,齊國有一個名叫淳於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會說話。他常常用一些有 趣的隱語,來規勸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氣,而且樂於接受。 當時齊國的威王,本來是一個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後,卻沈迷於酒色, 不管國家大事,每日只知飲酒作樂,而把宜切正事都交給大臣去辦理,自己則不聞不問。因 此,政治不上軌道,官吏們貪污失職,再加上各國的諸侯也都趁機來侵犯,使得齊國瀕臨滅 亡的邊緣。 雖然,齊國的一些愛國之人都很擔心,但是,卻都因為畏懼齊王,所以沒有人趕出來勸 諫。 其實齊威王室一個很聰明的人他很喜歡說些隱語,來表現自己的智慧,雖然他不喜歡聽 別人的勸告,但如果勸告得法的話,他還是會接受的。淳於髡知道這點後,便想了一個計 策,准備找個機會來勸告齊威王。 有一天,淳於髡見到了齊威王,就對他說:「大王,為陳有一個謎語想請您猜一猜:其 國有汁大鳥,住在大王的宮廷中,已經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飛翔,也不發生名叫, 只是毫無目的的蜷夫著,大王您猜,這是一隻什麼鳥呢?」 齊威王本是一個聰明人,亦聽就知道淳於髡是在諷刺自己,向那隻大鳥一樣,身為一國 之尊,卻毫無作為,只知道享樂。而他時再也不是一個昏庸的君王,於是沈吟了一會兒之後 便毅然的決定要改過,振作起來,做一番轟轟烈烈的是,因此他對淳於髡說: 「嗯,這一隻大鳥,你不知道,它不飛則已,亦非就會沖到天上去,它不鳴則已,一鳴 就會驚動眾人,你慢慢等著瞧吧!」 從此齊威王不在沈迷於飲酒作樂,而開始整頓國正。首先他召見全國的官吏,盡忠負責 的,就給予獎勵;而那些腐敗無能的,則加以懲罰。結果全國上下,很快就振作起來,到處 充滿蓬勃的朝氣。 另一方面他也著手整頓軍事,強大武力,奠定國家的威望。各國諸侯聽到這個消息以後 都很震驚,不但不敢再來侵犯,甚至還把原先侵佔的土地,都歸還給齊國。 齊威王的這一番作為,真可謂是「一鳴驚人」呀! 所以後來的人便把「一鳴驚人」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一個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 好好的運用,一旦發揮出來,往往有驚人的作為。 狐假虎威 戰國時代,當楚國最強盛的時候,楚宣王曾為了當時北方各國,都懼怕他的手下大將昭 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問朝中大臣,這究竟是為什麼。 當時,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敘述了下面這段故事: 「從前在某個山洞中有一隻老虎,因為肚子餓了,便跑到外面尋覓食物。當他走到一片 茂密的森林時,忽然看到前面有隻狐狸正在散步。他覺得這正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 是,便一躍身撲過去,毫不費力的將他擒過來。 可是當它張開嘴巴,正准備把那隻狐狸吃進肚子里的時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說話了: 『哼!你不要以為自己是百獸之王,便敢將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經命令我為王中之 王,無論誰吃了我,都將遭到天地極嚴厲的制裁與懲罰。』老虎聽了狐狸的話,半信半疑, 可是,當它斜過頭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鎮定的樣子,心裡不覺一驚。原先那股囂張的氣焰 和盛氣凌人的態勢,竟不知何時已經消失了大半。雖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為是百 獸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獸見了我都會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來統治我們的! 這時,狐狸見老虎遲疑著不敢吃它,知道他對自己的那一番說詞已經有幾分相信了,於 是便更加神氣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後指著老虎的鼻子說:『怎麼,難道你不相信我說的話 嗎?那麼你現在就跟我來,走在我後面,看看所有野獸見了我,是不是都嚇的魂不附體,抱 頭鼠竄。』老虎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便照著去做了。 於是,狐狸就大模大樣的在前面開路,而老虎則小心翼翼的在後面跟著。他們走沒多 久,就隱約看見森林的深處,有許多小動物正在那兒爭相覓食,但是當它們發現走在狐狸後 面的老虎時,不禁大驚失色,狂奔四散。 這時,狐狸很得意的掉過頭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這種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驚膽戰, 但他並不知到野獸怕的是自己,而以為他們真是怕狐狸呢! 狡狐之計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勢完全是因為假借老虎,才能平著一時有利的形勢去威 脅群獸而那可憐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還不自知呢! 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懼昭奚恤,完全是因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裡,那也就是 說,他們畏懼的其實是大王的權勢呀!」 從上面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凡是藉著權威的勢力欺壓別人,或藉著職務上的權力 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來形容。 上下其手 春秋楚襄王二十六年。楚國出兵侵略鄭國。以當時楚國那麼強大,弱小的鄭國,實在沒 有能力抵抗的,結果,鄭國遭遇到戰敗的厄運,連鄭王頡也被楚將穿封戌俘虜了。戰事結束 後,楚軍中有楚王弟公子圍,想冒認俘獲鄭頡的功勞,說鄭王頡是由他俘獲的,於是穿封戌 和公子圍二人便發生爭執,彼此都不肯讓步,一時沒有辦法解決得來。後來,他們便請伯犁 作公正人,判定這是誰的功勞。 伯州犁的解紛辦法本是很公正的,他主張要知道這是誰的功勞,最好是問問被俘的鄭 王。於是命人帶了鄭王頡來,伯州犁便向他說明原委,接著手伸二指,用上手指代表楚王弟 公子圍,用下手指代表楚將穿封戌,然後問他是被誰俘獲的。鄭王頡因被穿封戌俘虜,很是 恨他,便指著上手指,表示是被公子圍所俘虜。於是,伯州犁便判定這是公子圍的功勞。 「上下其手」這句成語便是出於這個故事;是表示玩法作弊,顛倒是非的意思。 在現在的社會中,這種情形是常常會發生的:譬如有人做了不法的事情,知道罪有應 得,難逃被懲處的厄運;於是暗地裡進行賄賂,或請托親友奔走求情,求予包庇,結果大事 化小,小事化無,仍得消遙法外。像這種參與其事的人,從中枉法舞弊,便可以說是:「上 下其手」了。 杞人憂天 從前在杞國,有一個膽子很小,而且有點神經質的人,他常會想到一些奇怪的問題,而 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過晚飯以後,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門前程量,並且自言自語的說: 「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來,那該怎麼辦呢?我們豈不是無路可逃,而將活活地被壓 死,這不就太冤枉了嗎?」 從此以後,他幾乎每天為這個問題發愁、煩惱,朋友見他終日精神恍惚,臉色憔悴,都 很替他擔心,但是,當大家知道原因後,都跑來勸他說: 「老兄啊!你何必為這件事自尋煩惱呢?天空怎麼會塌下來呢?在說即使真的塌下來, 那也不是你一個人憂慮發愁就可以解決的啊,想開點吧!」 可是,無論人家怎麼說,他都不相信,仍然時常為這個不必要的問題擔憂。 後來的人就根據上面這個故事,引伸成「杞人憂天」這句成語,它的主要意義在喚醒人 們不要為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而憂愁。它與「庸人自擾」的意義大致相同。 亡羊補牢 這故事出自「戰國策」。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 「你在宮裡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 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一 定要危險啦!」 襄王聽了,很不高與,氣罵道:「你老糊塗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 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 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 庄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 北)。這才覺得庄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庄辛找回來,問他有什麼辦法;庄辛很誠懇地說: 「我聽說過,看見兔子牙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 這是一則很有意義的故事,只知道享樂,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結果必然是遭到悲慘的失 敗無疑。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 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例如一個事業家,因估計事情的發展犯了錯誤,輕舉冒 進,陷入失敗的境地。但他並不氣餒,耐心地將事情再想了一遍,從這次的錯誤中吸取教 訓,認為「亡羊補牢」,從頭做起,還不算晚呢! 一暴十寒 戰國時代,百家爭鳴,游說之風,十分盛行。一般游說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學問、豐富的知識,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政者,最為凸出。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著名辯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孟子對齊王的昏庸,作事沒有堅持性、輕信奸佞讒言很不滿,便不客氣的對他說:「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雖有生命力很強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陽光下曬了一天,卻放在陰寒的地方凍了它十天,它那裡還活著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時間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點從善的決心,可是我一離開你,那些奸臣又來哄騙你,你又會聽信他們的話,叫我怎麼辦呢?」按著,他使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下棋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專心致志,也同樣學不好,下不贏,奕秋是全國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專心致志,處處聽奕秋的指導;另一個卻老是怕著有大天鵝飛來,准備用箭射鵝。兩個徒弟是一個師傅教的,一起學的,然而後者的成績卻差得很遠。這不是他們的智力有什麼區別,而是專心的程度不一樣啊;」這是一個很有教學意義的故事,我們要學習一樣東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專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丟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麼事情怎樣做得好呢?求學、做事的能否成功,這也是個決定因素之一,故後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簡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修學、做事沒有恆心,作輟無常的一種說法。例如一位同學,對於求學很是隨便,學習的時間少,荒廢的時間多,我們便說:他這種一曝十寒的作法,那裡能學到什麼東西呢? 三人成虎 戰國時代,互相攻伐,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約,國與國之間通常都將太子交給對方作為人質。「戰國策」:「魏策」有這樣一段記載: 魏國大臣龐蔥,將要陪魏太子到趙國去作人質,臨行前對魏王說: 「現在有個一人來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嗎?」 魏王道:「我不相信。」 龐蔥說:「如果有第二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嗎?」 魏王道:「我有些將信將疑了。」 龐蔥又說:「如果有第三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當然會相信。」 龐蔥就說:「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事,可是經過三個人一說,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現在趙國國都邯鄲離魏國國都大梁,比這里的街市遠了許多,議論我的人又不止三個。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龐蔥陪太子回國,魏王果然沒有再召見也了。 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當然不會有老虎。說市上有虎,顯然是造謠、欺騙,但許多人這樣說了,如果不是從事物真相上看問題,也往往會信以為真的。 這故事本來是諷刺魏惠王無知的,但後世人引伸這故事成為「三人成虎」這句成語,乃是借來比喻有時謠言可以掩蓋真相的意思。例如:判斷一件事情的真偽,必須經過細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聽途說。否則「三人成虎」,有時會誤把謠言當成真實的。 邯鄲學步: 河北邯鄲 戰國時期 燕國有幾個青年 羨慕趙國人走路 去邯鄲學 結果非但沒學成 `連自己怎麼走路也忘記了 只好爬回國 比喻生硬模仿 退避三舍: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一鳴驚人: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
⑶ 是有成語故事的成語成語的意思
揠苗助長yàmiáozhùzhǎng
[釋義] 揠:拔起。把苗拔起;以幫助其生長。比喻違反事物的回發展規律;急於求答成;因而誤了事。
[語出] 宋·呂本中《紫微雜說》:「揠苗助長;苦心極力;卒無所得也。」
[正音] 揠;不能讀作「yǎn」;長;不能讀作「chánɡ」。
[辨形] 揠;不能寫作「偃」。
[近義] 欲速不達
[反義] 放任自流 循序漸進
[用法] 用作貶義;多用於勸說;批評的場合。一般作主語、判斷賓語。
[結構] 連動式。
⑷ 成語故事的意思
指鹿為馬
English
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日夜盤算著要篡奪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聽他擺布,有多少人反對他,他心中沒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准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於反對他的人。
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隻鹿,滿臉堆笑地對秦二世說:「陛下,我獻給您一匹好馬。」秦二世一看,心想:這哪裡是馬,這分明是一隻鹿嘛!便笑著對趙高說:「丞相搞錯了,這里一隻鹿,你怎麼說是馬呢?」趙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說:「請陛下看清楚,這的確是一匹千里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隻鹿,將信將疑地說:「馬的頭上怎麼會長角呢?」趙高一轉身,用手指著眾大臣,大聲說:「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
大臣們都被趙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裡嘀咕:這個趙高搞什麼名堂?是鹿是馬這不是明擺著嗎!當看到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隻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著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隻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著每個人的時候,大臣們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不敢說話,因為說假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說真話又怕日後被趙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說明書而不是馬。還有一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說法,對皇上說,「這確是一匹千里馬!」
事後,趙高通過各種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甚至滿門抄斬。
故事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成語「指鹿為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混淆黑白。
更多成語故事及意思請看:
http://www.jse.net/szty/CYGS/cy_019.htm
⑸ 60個五十到一百字的成語故事來源及意思
1、【成語故事】含沙射影的故事來源於一種很奇特的動物,蜮(yù)。這種專動物喜歡住在水邊屬,每當有人經過的時候,就從嘴巴里吐出含著的毒沙射向人的影子,這樣人就會生病,卻找不出原因。後來漸漸地就衍生出含沙射影這個成語了。
【詞語含義】比喻乘他人不備而放暗箭傷人的勾當,或者是用暗示的方式來詆毀別人的行為。
2、【成語故事】鑿壁偷光的故事發生在漢代。有一位叫做匡衡的少年,小的時候十分好學,可是家裡很窮,沒有錢買油燈。為了晚上能夠看書,他就在牆上鑿開一個小洞,借用隔壁的燈光看書。這就鑿壁偷光的故事。
【詞語含義】鑿壁偷光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人學習十分認真、刻苦。
3、【成語故事】一諾千金的故事源於西漢時期的河東太守季布,他是一個很講信用的人。有個叫做曹丘生的人前來拜訪他,說道「得到黃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諾言」。季布聽後十分高興,後來兩人就成為了好友。
【詞語含義】諾:許諾。許下的一個諾言可比得上黃金千兩,常常用來比喻人信守諾言,十分講信用。
你要的成語故事太多了。。。就不一一打出來了。
請到4399兒歌故事大全的成語故事欄目看看吧
⑹ 成語故事大全 四字成語
成語】亡羊補牢
【拼音】wáng yáng bǔ láo
【釋義】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
【典故】
戰國時期,楚國的楚襄王即位後,重用奸臣,政治腐敗,國家一天天衰亡下去。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庄辛,看到這樣情況非常著急,總想好好勸勸他,但是楚襄王只顧享樂,根本聽不進別人說的話。有一天,庄辛實在忍不住了。對楚襄王說:「你在宮里和一些人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國家遲早有一天會滅亡啊!」 楚襄王聽了大怒,罵道:「你老糊塗了吧,竟敢這樣詛咒楚國,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麼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就這樣,庄辛見楚襄王不納忠言,只好躲到了趙國。 庄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攻打楚國,楚國幾乎沒有什麼抵擋就讓秦國攻陷了楚國的都城郢城。楚襄王惶惶如喪家之犬,逃到城陽城(今河南信陽市一帶)。到這時,他想到庄辛的忠告,才覺得庄辛的話不錯,於是,又悔又恨,便派人把庄辛迎請回來,說:「過去因為我沒聽你的話,所以才會弄到這種地步,現在,你看還有辦法挽救嗎?」 庄辛說:「主公果真有悔改之意嗎?」 楚襄王說:「我現在太後悔了,不知道現在還遲不遲?」 庄辛說:「那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於是,庄辛就講道:從前,有人養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發現少了一隻羊,仔細一查,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狼鑽進來,把羊叼走了一隻。鄰居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個人不肯接受勸告,回答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麼?」第二天早上,他發現羊又少了一隻。原來,狼又從窟窿中鑽進來,叼走了一隻羊。他很後悔自己沒有聽從鄰居的勸告,便趕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從此,狼再也不能鑽進羊圈叼羊了。 楚襄王一聽到這個故事就明白了庄辛的意思,於是他接著對庄辛說:「庄愛卿,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於是,庄辛給楚襄王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楚國都城雖被攻陷,但只要振作起來,改正過錯,秦國是滅不了楚國的。楚襄王聽了,便遵照庄辛的話去做,果真度過了危機,振興了楚國。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
⑺ 成語故事的大致的意思有什麼
就是每個成語都是一個故事的原因啊,成語背後有個典故流傳下了就成了成語故事了。
⑻ 含有「成」字的成語
成語(點擊查看詳解) 解釋
縮成一團
好事成雙
打成平手
吃現成飯
不成方圓
自成一格 〖解釋〗指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眾議成林 〖解釋〗指眾人的議論可使人相信平地上出現森林。比喻流言多可以亂真。
眾心成城 〖解釋〗指萬眾一心,如堅固城堡。比喻眾人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
眾少成多 〖解釋〗猶積少成多。指只要不斷積累,就會從少變多。
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解釋〗比喻持之以恆,終必有成。功,亦作「工」。同「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援筆成章 〖解釋〗援筆:拿起筆來。拿起筆來就寫文章。形容文思敏捷。
玉成其事 〖解釋〗玉成:成全,內含客氣的意思。成全那件事情。
憂憤成疾 〖解釋〗憂愁氣憤得病了。形容極其憂憤。
夜不成寐 〖解釋〗寐:睡著。形容因心中有事,晚上怎麼也睡不著覺。
相習成風 〖解釋〗習:習慣。指都習慣於某種做法或看法,而成為一種風習。
習以成俗 〖解釋〗俗:習慣。長期以來就是這樣做,成了習俗。
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解釋〗指不拘題材形式,任意發揮,皆成妙文。
無巧不成話 〖解釋〗比喻事情十分湊巧。同「無巧不成書」。
鐵棒磨成針 〖解釋〗比喻只要有恆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同「鐵杵磨成針」。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解釋〗古諺語。比喻實至名歸。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解釋〗古諺語。比喻實至名歸。
聳膊成山 〖解釋〗肩膀聳起成了一個「山」字。形容人聳肩縮頸的相貌。也形容人體瘦削的樣子。
事無三不成 〖解釋〗謂辦事非經多次努力不會輕易成功。
生米做成熟飯 〖解釋〗比喻事情已經做成了,不能再改變。
三夫成市虎 〖解釋〗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同「三人成虎」。
累足成步 〖解釋〗比喻不斷積累,便能成功。
積羞成怒 〖解釋〗猶惱羞成怒。指羞愧至極,轉生憤怒。
積習成俗 〖解釋〗一種做法反復多次實施就成了習俗。
積勞成病 〖解釋〗因長期工作,勞累過度而生了病。同「積勞成疾」。
積厚成器 〖解釋〗指根基深厚,養成才幹。
積訛成蠹 〖解釋〗指謬誤積久,敗壞人心。
畫龍不成反為狗 〖解釋〗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同「畫虎不成反類狗」。
畫虎不成反類犬 〖解釋〗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同「畫虎不成反類狗」。
畫地成牢 〖解釋〗比喻只許在限定的范圍內活動。同「畫地為牢」。
豪末不掇,將成斧柯 〖解釋〗豪,通「毫」。比喻禍害初萌生時若不加重視,釀成大患後再要消除,就很困難。
大功畢成 〖解釋〗指大工程或大任務宣告完成。同「大功告成」。
大工告成 〖解釋〗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務宣告完成。同「大功告成」。
成則為王,敗則為虜 〖解釋〗舊指在爭奪政權斗爭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稱帝稱王;失敗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稱為俘虜。含有成功者權勢在手,無人敢責難,失敗者卻有口難辯的意思。
成也蕭何敗蕭何 〖解釋〗蕭何:漢高祖劉邦的丞相。成事由於蕭何,敗事也由於蕭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這一個人造成的。
下筆成文 【出處】三國·魏·曹植《王仲宣誄》:「文若春華,思若湧泉;發言可詠,下筆成篇。」 【解釋】一下筆就很快寫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華橫溢【示例】他文思敏捷,~【故事】三國時期,曹操的小兒子曹植非常聰明,他讀過很多書,做文章是又快又好。曹操故意考他,曹操說自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 【出處】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業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解釋】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麼難的事也能做成功。【示例】~,經過五年的刻苦努力,他熟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 【出處】【解釋】人要有成就,必須刻苦努力,不可安逸自在。【示例】自古道:「~。」你好生記著我的話。(《紅樓夢》第八十二回)【故事】
百無所成 〖解釋〗猶言一事無成。
百事無成 〖解釋〗猶言一事無成。什麼事情都沒成功。
百忍成金 〖解釋〗形容忍耐的可貴。
百巧成窮 〖解釋〗指有多種才能的人反而貧困不堪。同「百巧千窮」。
坐視成敗 見「坐觀成敗」。
祖宗成法 指先代帝王所制定而為後世沿襲應用的法則。
自成一家 指在某種學問或技術上有獨到的見解或獨特的做法,能自成體系。
茁壯成長 健康地成長
轉敗為成 見「轉敗為功」。
逐隊成群 形容人多。
終成泡影 結果一場空,一無所有
擲杖成龍 傳說東漢費長房見一老翁掛著一把壺賣葯,然後就跳進壺里去。第二天,費去拜訪他,和他一起入壺,但見房屋華麗,酒菜也很好。費於是向老翁學道,後來騎著老翁所給的竹杖回家,投杖於葛陂,變成一條龍。事見《後漢書·方術傳下·費長房》。後以「擲杖成龍」為典,借指還鄉。
指日成功 謂不久即可成功。
證龜成鱉 將烏龜說成甲魚。比喻蓄意歪曲,顛倒是非。
朝成夕毀 形容翻新之速。
朝成暮毀 形容翻新之速。
朝成暮遍 早晨剛寫成,晚上就到處流傳。形容文章流傳迅速。
張袂成陰 張開袖子能遮掩天日,成為陰天。形容人多。
張袂成帷 張開袖子成為帷幕。形容人多。
長虺成蛇 虺:小蛇,毒蛇。指養奸遺患。比喻縱容敵人,聽任其強大起來。而留下
援筆立成 援筆:拿筆。拿起筆立刻寫成。形容才思敏捷。亦作「援筆成章」、「援筆而就」。
羽翼已成 鳥的羽毛和翅膀已長全。比喻力量已經具備。
餘霞成綺 晚霞象美麗的錦緞一樣。形容晚霞色彩絢麗。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亦作「餘霞散綺」。
遇難成祥 碰到災難也能化為吉祥。
玉成其美 玉成:「玉汝於成」的縮語,幫助你有所成,後用為成全之意。成全某件好事。亦作「玉成其事」。
引日成歲 捱過一天像度過一年。形容思念的深切。
因人成事 依靠別人的力量辦成事情。
一無所成 一點沒有成就。
一索成男 見「一索得男」。
一氣渾成 形容詩文首尾貫通,完滿自然,不見雕鑿。
一蹴而成 見「一蹴而就」。
一成不易 同「一成不變」。
言之成理 之:代詞,指所說的事。話說得合乎道理。
血流成渠 鮮血流成了河。形容死傷的人極多。
眩碧成朱 比喻顛倒是非。
胸無成竹 謂心中沒有完整的謀劃打算。
行成於思 品德的養成在於能思考。
相沿成俗 因襲某種做法傳下來,形成風俗習慣。
相帥成風 層層影響成為風氣。帥,同「率」。
下筆成篇 形容文思敏捷。同「下筆成章」。
烏焉成馬 指文字因形體相似而轉寫錯誤。
無為自成 見「無為而成」。
無為而成 謂不倚外力而自然有所成就。
五步成詩 唐史青能五步成詩。後用以比喻才思敏捷。清沈炳震《唐詩金粉·敏悟》:「青上書自薦能詩,雲:『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內可塞明詔。』明皇試以除夕、上元、竹火籠等詩,應口而出。上稱賞,授以官。」今存《應詔賦得除夜》一首,見《全唐詩》卷一一五。
委曲成全 指使自己受委屈,來成全別人。亦作「委曲周全」。
未成一簣 猶功虧一簣。比喻功敗垂成。
剜肉成瘡 本想割肉醫瘡,但被割之處反成新瘡。比喻行事只顧一面,結果與預想適得其反。
脫口成章 出口便成文章。喻才思敏捷。
唾地成文 形容文思敏捷。唐馮贄《雲仙雜記》有「唾地成文」一目,贊李賀雲:「有人謁李賀,見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成文三篇。」
鐵杵成針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天成地平 成:成功;平:治平。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後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桃李成蹊 「桃李不言,不自成蹊」的省語。
水到渠成 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條水道。比喻條件成熟,事情自然會成功。
收成棄敗 謂趨附得勢的人,輕視遭貶黜的人。
事無二成 謂公事和私事不能兩全。
十成九穩 謂相當穩妥可靠。
事敗垂成 事情在快要成功的時候失敗了。
身退功成 謂功業成就,退隱家園。
殺身成義 猶言殺身成仁。
三怨成府 言與三人結怨則仇恨集身,難以免禍。
三寫成烏 同「三寫易字」。
三徙成國 見「三徙成都」。
三徙成都 相傳舜三度遷移,百姓慕德而從,所至處自成都邑。形容聖人到處都受到百姓的擁戴。
撒豆成兵 撒放豆子,變成軍隊。傳說中謂散布豆類即能變成軍隊的一種魔法。舊小說戲曲中所說的一種法術。
染翰成章 謂提筆成文。
取義成仁 謂為正義而犧牲生命。語本《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親上成親 謂原是親戚,又再結姻親。
寢不成寐 見「寢不聊寐」。
俏成俏敗 近似於成或敗,謂非真成真敗。
七步成章 同「七步成詩」。
七步成詩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後以「七步成詩」稱人才思敏捷。
破涕成笑 見「破涕為笑」。
汝成人耶 你當真還算是個人嗎?
目成心許 目成:以目傳情,心意相通。許:允許;許諾。形容男女雙方以眉目傳情,互通愛慕之意,心裡暗暗相許。亦作「目成眉語」、「目成心授」。
墨守成法 見「墨守成規」。
米已成炊 比喻事已做出,無可挽回
靡然成風 同「靡然向風」。
馬到功成 見「馬到成功」。
綠葉成蔭 指女子出嫁生了子女。
率爾成章 率爾:不經思索,隨意地。不加思索,下筆成文。形容寫文章粗疏草率,不認真。
連衽成帷 見「連衽成帷」。
樂成人美 樂於成全人家的好事。
老成練達 練達:指閱歷多而通達人情。形容人穩重老練,通達事理。
老成見到 見到:見識周到。閱歷豐富,見解高明。
刻鵠成鶩 見「刻鵠類鶩」。
聚少成多 聚:集合,會合。一點一滴的積累,就會由少變多。
接袂成帷 袂:衣服袖子。帷:帷帳,帷幕。衣袖連接起來,可以形成帷幕。形容人口眾多,城市繁華。
艱難玉成 玉成:敬辭,意為成全,成功。形容經過艱辛的磨煉,終於獲得成功。
家成業就 謂有了家產。
積小成大 積累少量的東西,能成為巨大的數量。
積微成著 微:細微;著:顯著。微不足道的事物,經過長期積累,就會變得顯著。
渾然自成 見「渾然天成」。
混然天成 自然形成的整體,沒有斧鑿的痕跡。
渾然天成 形容詩文結構嚴密自然,用詞運典毫無斧鑿痕跡。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揮劍成河 將寶劍一舞,就變出一條河。形容法術高明,神通廣大,實力雄厚。
化民成俗 教化百姓,使形成良好的風尚。
化腐成奇 謂變壞為好,變死板為靈巧或變無用為有用。語本《莊子·知北游》:「是其所美者為神奇,所惡者為腐朽。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
畫地成圖 在地上畫出地圖,來說明山川河嶽等地理形勢。形容信手拈來,才能出眾。
觀者成堵 見「觀者如堵」。
固執成見 見「固執己見」。
骨化風成 謂人的性情氣質受感染而變化,一種新的社會風氣已經形成。
功成骨枯 語本唐曹松《己亥歲》詩之一:「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後以「功成骨枯」喻為了一己私利,讓其它許多人為之付出巨大的犧牲。
功成弗居 見「功成不居」。
革凡成聖 革除凡習,成為聖哲。
負土成墳 背土築墳。古代認為是一種孝義的行為。
鼎成龍升 見「鼎成龍去」。
鼎成龍去 《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曈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後以「鼎成龍去」指帝王去世。
炊沙成飯 煮沙子做飯。比喻費力而無用。
出語成章 見「出口成章」。
觸目成誦 成誦:能背誦。看上一眼就能背下來。形容記憶力強。
持盈守成 保持已成的盛業。
成團打塊 聚集成群。
成雙作對 配成一對。
成雙成對 見「成雙作對」。
成事不說 說:解說。原指事情已成,不要在解說;後指事情已過,不要再解說。
成人之善 成全別人為善。
成群作隊 見「成群結隊」。
成群逐隊 見「成群結隊」。
成群結伙 猶成群結隊。謂眾多的人或動物聚結成一群群、一夥伙。
成群結黨 見「成群集黨」。
成群集黨 謂一部分人結成小團體。
成群打伙 見「成群結伙」。
成千論萬 猶言成千成萬。形容數量極多。
成年古代 猶言長期以來。
成名成家 樹立名聲,成為專家。
成家立計 猶言成家立業。
成佛作祖 佛教語。謂修成佛道,成為祖師。亦以喻獲得傑出成就。
成風之斫 同「成風斤」。
成風盡堊 同「成風斤」。
成城斷金 謂萬眾一心,力量無比強大。
成幫結隊 猶成群結隊。
成敗在此一舉 舉:舉動。成功、失敗就決定於這次行動了。指採取事關重大的行動。
成敗興廢 成功或失敗,興起或衰退。
朝成暮徧 早晨剛寫成,晚上就到處流傳。形容文章流傳迅速。
不勞而成 不須勞苦就能有成就。
敗於垂成 指臨近成功時遭到失敗。參見:「功敗垂成」。
白手成家 沒有依恃,而獨立興起的家業或事業
敗事有餘,成事不足 指非但辦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壞。
百煉成剛 剛通鋼。鐵經過反復錘煉便成為堅韌的鋼。比喻人經過多次磨煉而成為有用之才。
格於成例 〖解釋〗為傳統的慣例所限制。表示不能達到目的。
胸有成竹 原指畫竹子要在心裡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後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意。
胸有成算 猶言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意。
胸有成略 指胸有已成的策略。
成千累萬 形容數量極多。
滴水成河 比喻積少成多。
水火相濟,鹽梅相成 烹飪賴水火而成,調味兼鹽梅而用。喻人之才性雖各異,而可以和衷共濟。
鹽梅相成 鹽味與酸味相調和。比喻濟世的賢臣。
著手成春 著手:動手。一著手就轉成春天。原指詩歌要自然清新。後比喻醫術高明,剛一動手病情就好轉了。
眾志成城 萬眾一心,象堅固的城牆一樣不可摧毀。比喻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
卓有成效 卓:卓越,高超。有突出的成績和效果。
專欲難成 專欲:個人慾望。單憑個人意願,事情難以辦成。
玉汝於成 汝:你。玉汝:像愛惜玉一樣愛護、幫助你。愛你如玉,幫助你,使你成功。多用於艱難困苦條件下。
相輔相成 輔:輔助。指兩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輔助,缺一不可。
適以相成
坐享其成 享:享受;成:成果。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別人取得的成果。
坐觀成敗 冷眼旁觀人家的成功或失敗。
相生相成 互相轉化,互相促進
鑄成大錯 鑄:鑄造,把金屬熔化後倒入模具內製成器物;錯:錯誤。指造成嚴重的錯誤。
⑼ 是什麼字什麼的成語故事
成語:所謂成語是語言中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它是比詞大而語法功能又相當於詞的語言單位。是人們長期以來慣用的、簡潔精闢的定型片語或短語。
漢語的成語大多由四個字組成,一般都有出處。有些成語從字面上不難理解,比如:「小題大做」、「後來居上」等。有些成語你必須知道它的來源或典故,才能懂得其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
綜上所述,「成語故事」,就是通過簡單的語言,或者說簡潔的詞語,來表述一個富有哲理、含有一定道理的故事。
就是講一個成語的出處,這個成語是怎麼來的.
比如亡羊補牢吧,成語故事就會講以前有個人的羊跑了(大概是,記不大清),然後他發現是柵欄的問題,就把柵欄補了起來,這就是亡羊補牢.通常也還會介紹一下這個成語的寓意.
⑽ 十個四字成語和全部意思
精衛填海
精衛:古代神話中的鳥名。精衛銜來木石,決心填平大海。舊時比喻仇恨極深,立志報復。後比喻意志堅決,不畏艱難。
愚公移山
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斗爭。
含辛茹苦
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盡辛苦。常比喻母親無怨無悔地教導孩子.
任勞任怨
做事不辭勞苦,不怕埋怨。
將苦卓絕(應該是艱苦卓絕)
堅忍刻苦的精神超過尋常。
百折不撓
折:挫折;撓:彎曲。無論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縮,形容意志堅強。也說百折不回
千里迢迢
迢迢:遙遠。形容路途遙遠。
肝膽相照
肝膽,指內心深處;相照,相互能照見.指以赤誠之心對待人比喻以真心相見。
堅貞不屈
堅:堅定;貞:有節操;屈:屈服、低頭。意志堅定,決不屈服。
赤膽忠心
形容十分忠誠。
全心全意
一心一意投入。
鞠躬盡瘁
鞠躬:彎著身子,表示恭敬、謹慎。瘁:勞累。盡瘁:竭盡心力。指小心、恭敬、謹慎,竭盡心力去效勞。
扶危濟困
扶助有危難的人,救濟困苦的人。
赴湯蹈火
奔向沸水,踩著烈火。比喻不畏艱險,奮不顧身。赴:走向。湯:滾燙的開水。蹈:踩。
沖鋒陷阱
陷:攻破,深入。不顧一切,攻入敵人陣地。形容作戰勇猛。也指勇猛、果斷地去做某一件事。
累死我了,樓主能否賞點分啊!
謝謝!!!
解釋:XIONGZQ168